從慢飛天使到社區關懷!芮霓社會關懷協會志工訓練啟動世代互助新循環
【覞傳媒 記者 皓哲/台中報導】
志願服務,不只是一次幫助行動,更是一場關於理解、陪伴與責任的生命對話。由中華民國社團法人芮霓社會關懷協會主辦的《114年志願服務基礎訓練課程》,於2025年7月5日(六)在台中市企業經理人協進會舉行,首次開辦即吸引多位熱心民眾現場參與,為推動公益種下美好開端。
▲ 圖左中華民國社團法人芮霓社會關懷協會 理事長 陳袽琪 圖右彰化縣生命線協會 呂敏昌 主任 / 覞傳媒記者 皓哲(攝)
芮霓社會關懷協會理事長致詞表示,協會長期關懷弱勢族群、老年人與偏鄉邊緣關懷戶,透過愛心與笑容,讓受助者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關懷。他強調:「每位默默服務的志工,都是無名英雄。不管擁有多少,隨時都可以盡一份心意,參與就是陪伴。」他也誠摯邀請社會大眾參與協會每兩個月第三個週三下午1點半至3點半的定期服務活動,「相信大家同行的路上不會孤單,必定更有力量,成為社會溫柔而堅定的行動實踐者。」
▲ 圖左中華民國社團法人芮霓社會關懷協會 副理事長廖國智 圖右彰化縣好人好事運動協會理事長陳標燦 / 覞傳媒記者 皓哲(攝)
副理事長於致詞指出,中華民國芮霓社會關懷協會目前為第二屆組織,延續前身在社會公益服務經驗,最初以照顧發展遲緩兒童(慢飛天使)為主,逐步擴展至老年人與弱勢族群關懷。此次開辦志工培訓課程,讓參與者可累積服務時數,並傳遞「世代互助」理念——年輕時服務他人,未來年老也能獲得下一代的回饋照顧。副理事長也特別感謝志工們願意在週末投入課程,展現對社會的熱情與責任,並強調在志工路上「大家相互陪伴,永遠不孤單」。
▲國發會檔案管理局 蔡麗華 前視察 主講《志願服務制度與法規》/ 覞傳媒記者 皓哲(攝)
課程邀請三位講師授課:第一位講師,彰化縣生命線協會 呂敏昌 主任主講《服務內涵與倫理》,透過個案經驗,強調志工需具備傾聽、尊重與倫理意識,從陪伴出發,走進人的內心。第二位講師,國發會檔案管理局 蔡麗華 前視察,主講《志願服務制度與法規》,協助學員建立正確的法規觀與服務責任認知,並以實際情境加深理解。第三位講師 陳標燦 理事長以《志願服務經驗分享》為主題,以輕鬆互動方式展開課程,營造歡樂學習氛圍,帶領學員從正向思維出發,培養存好心、做好事、說好話的志工態度,並透過機智問答引導『做中學、學中覺』的學習歷程。
▲志工培訓圓滿落幕大合照/ 覞傳媒記者 皓哲(攝)
學員來自各行各業,透過討論與情境模擬,紛紛表示受益良多。協會於課程結束後發放志工手冊,記錄服務點數,並預告下一場《志願服務特殊訓練課程》將於2025年8月16日登場,歡迎所有基礎訓練完訓學員持續精進,共同成為溫柔社會的推動力量。
課程地點: 台中市南屯區東興路二段186號7號樓之4
主辦單位:中華民國社團法人芮霓社會關懷協會
您可能有興趣
-
【中秋&夏日烘焙精選】一日學會造型千層酥 × 百變戚風蛋糕 甜點+公益一次滿足
台灣賦羽公益聯盟主辦「愛心助學計畫」9/19開辦中秋&夏日烘焙精選課程,教授造型千層酥與百變戚風蛋糕,兼具甜點技藝與公益精神,幫助弱勢學習一技之長,限額10名。-
愛心公益
-
彰化縣 彰化市
-
-
20250812台南賑災捐贈社福金360萬,實現了愛我臺灣-行善天下的實質行動.
關懷捐贈儀式/共兩場 2025年8月12日9(星期二) 第一場~ 時間:上午9:40-10:00 台南區地點: 曾文市政中心 -台南市麻豆區南勢里南勢168號 第二場~ 時間:上午11:00-11:20 嘉義區地點: 嘉義縣水上鄉公所-嘉義縣水上鄉柳子林66號-
愛心公益
-
台中市 北屯區
-
-
-
-
「十五而遇.愛同行」唐果婚姻介紹所打造有溫度的單身聯誼 公益中相遇、行動中成長
這是一場關於「真誠」的實踐、一場「愛與責任」的相遇。從公益中看見彼此,從陪伴中理解關係,唐果婚姻介紹所用十五年的專業與信念,點亮了每一段值得等待的愛情起點。-
愛心公益
-
台中市 東區
-
-
台中希望家園親子共融運動會登場──當愛成為奔跑的力量
台中希望家園將於8月16日舉辦親子共融運動會,邀身心障礙者與支持者攜手參賽,共創溫馨感動的半日療癒時光,展現愛與陪伴的力量。-
愛心公益
-
台中市 大里區
-
-
300C3區文華獅子會把愛心送到孩子身邊
台中國際獅子會300C3區
文華獅子會會長高琬瑜,
帶領獅友把愛心送到孩子身邊
我們懷著真誠的心,送上孩子們需要的物資,也送上誠摯的祝福與鼓勵。
今天出席的有梁俊仁總監,柳宗源祕書長,吳惠芳財務長,
賴聖亞獅鐸月刋主編,辛黛蒂典儀長,LClF葉朝旺協調長
-
愛心公益
-
台中市 北屯區 仁美里
-
-
-
跨文化告別儀式比較:從世界看生死,從鏡頭看情感
在全球化與多元文化交流日趨頻繁的今日,對於「死亡」的詮釋與「告別儀式」的設計,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樣性。作為一位專業喪禮攝影紀錄團隊的經理人,我們經常從鏡頭中觀察各種宗教、文化背景下人們面對生死的情感表達方式。每一場告別,不只是對逝者的追思,更是對文化精神的體現。-
宗教儀式
-
台南市 中西區
-
-
-
-